九衢车马逐轻尘,岁月催人两鬓新。
律应青阳来昨夜,杯传浊酒媚佳辰。
玉珂色映秦淮雪,綵笔题残汉署春。
一自仙郎裁郢曲,眼中谁是和歌人。
九衢车马逐轻尘,岁月催人两鬓新。
律应青阳来昨夜,杯传浊酒媚佳辰。
玉珂色映秦淮雪,綵笔题残汉署春。
一自仙郎裁郢曲,眼中谁是和歌人。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元日和方子及雪霁》描绘了都市繁华与时光流转的场景。首句“九衢车马逐轻尘”,形象地展现了新春时节京城街道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热闹景象。接着,“岁月催人两鬓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感叹岁月无情,已使自己双鬓添白。
“律应青阳来昨夜”中的“律应青阳”指的是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新年的开始,而“昨夜”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杯传浊酒媚佳辰”描绘了人们在佳节之际举杯共饮的欢乐场景,尽管酒质可能不甚清澈,但那份节日的欢愉却溢于言表。
“玉珂色映秦淮雪”借秦淮河畔的雪景,烘托出清冷而又纯洁的氛围,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綵笔题残汉署春”则暗示着诗人身处官署之中,以彩笔记录下新春的气息,但“残”字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落寞。
最后两句“一自仙郎裁郢曲,眼中谁是和歌人”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他怀念昔日的同僚或朋友,如今能理解并欣赏自己诗歌的人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元日的庆祝活动,展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
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
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
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
君往坐皋比,文行成粹美。
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
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
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
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
予友有黄功,昔分教于此。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是行若登仙,剑气炯青紫。
只恐席未温,思归慕园绮。
吾祖有方平,曾与麻姑会。
沧溟化为田,弹指五百岁。
又有仙人乔,神游八极外。
朝舄作凫飞,世缘比蝉蜕。
寥寥千载后,之子得正派。
风度亦可人,春秋况未艾。
朝搬紫河车,暮结飞霞佩。
严事钟与吕,信心终不退。
经营白玉坛,肖象俨相对。
四面来青山,献奇飞羽盖。
炉熏彻玉虚,剑水清尘界。
琼笈阅千函,丹方探三昧。
谁谓三凫遥,近在吾境内。
蓬莱若云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