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
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
生平信跌荡,之死气不衰。
表树限樵牧,善政固在兹。
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
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
生平信跌荡,之死气不衰。
表树限樵牧,善政固在兹。
此诗颂扬李侍御生前政绩卓著,死后仍受敬仰。首句“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展现其深厚的学识与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接着“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赞扬其为官期间政绩显著,尤其在地方治理上表现出色,且在谏诤之职中声望极高。后两句“生平信跌宕,之死气不衰”描绘了李侍御一生虽历经起伏,但其精神与影响力并未因此减弱,直至去世。最后“表树限樵牧,善政固在兹”则指出李侍御的善政如同标志,不仅影响着百姓生活,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整诗通过对李侍御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封侯卫、霍知几许,老矣先生困羁旅。
酒酣聊复说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
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裤儒冠皆误身。
穷途政似不龟手,与世羞为西子颦。
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
世间万事寄黄粱,且与先生说乌有。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愿君五裤手,招此半菽魂。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
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