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山林不市朝,且将图史当渔樵。
桂花想见秋来盛,香满西风取次飘。
不在山林不市朝,且将图史当渔樵。
桂花想见秋来盛,香满西风取次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不在山林不市朝”,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不居于山林也不混迹于都市,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不在”并非否定,而是强调了一种选择,一种对喧嚣世界的疏离态度。
次句“且将图史当渔樵”,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他以阅读书籍、研究历史为乐,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捕鱼,在历史的长河中耕作,既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世界中的丰富生活。
第三句“桂花想见秋来盛”,通过想象秋天桂花盛开的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憧憬。桂花的香气,象征着高洁与清雅,与隐士的生活态度相契合。
最后一句“香满西风取次飘”,描绘了桂花随风飘散的情景,香气弥漫在西风之中。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寓意着隐士的精神如同桂花之香,虽隐而不失其芬芳,即使在无人问津之时,依然自得其乐,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大灵寿日月,化石皖公陂。
偶无斧斤寻,不作宰上碑。
倾首若有谓,指泉来自西。
泉甘崖木老,坐啸欲忘归。
风流裴通直,商略从我嬉。
莳梅盈百科,洗石出崛奇。
更约聘石工,镵我灵龟诗。
舅弟妙学古,亦复古须眉。
卿家北海公,笔法可等夷。
为我书斯文,要与斗牛垂。
驼褐蒙风霜,鸡声眇墟里。
青灯进豆粥,落月踏冰水。
平生不龟药,才可卫十指。
持比千户封,谁能优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