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竹枝词二首并跋》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势险峻和人情的亲近。"浮云一百八盘萦"形象地写出山势如云雾缭绕,盘旋曲折,仿佛有一百八十次的回转。"落日四十八渡明"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光线在山峰间穿梭,仿佛经过了四十八次渡过,显得壮丽而富有诗意。
"鬼门关外莫言远"一句,鬼门关通常象征着险恶或难以逾越之地,诗人却劝告人们即便身处险境,也不要说距离遥远,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超越了地理上的隔阂。"四海一家皆弟兄"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大同、人与人之间亲如手足的理想,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展现了黄庭坚开阔的胸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