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屏夕凉动,帷幕微风吹。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
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
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
轩屏夕凉动,帷幕微风吹。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
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
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
这首诗《杂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凉爽与秋意的渐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万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轩屏夕凉动”,描绘了傍晚时分,凉风轻拂,屏风上的图案似乎也随着这凉意轻轻摇曳。接着,“帷幕微风吹”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凉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的晚风包裹着。
“群动本有意,静者心自知”两句,诗人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活动与内心的静观相对比,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接下来,“迎凉恋前除,豫恐秋气凄”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微妙情感,既有对凉爽的期待,也有对秋日凄凉的预感。
“疏声已在树,顾影犹荣滋”描绘了一幅树梢间传来稀疏鸟鸣的画面,即使在即将来临的秋天,树木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最后,“万物有同命,先见为之悲”表达了诗人对所有生命的共同命运的感慨,即使是短暂的生命,也会经历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这种认知引发了深深的悲悯之情。
“华心且未歇,持此当赎谁”则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即使生命之花尚未凋谢,但面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的无常,诗人不禁思考,如何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意义,为谁而活,为谁而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