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梅》
《杨梅》全文
宋 / 徐似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0)
注释
火齐:古代对宝石或珍贵物品的称呼,这里形容荔枝色泽鲜艳。
无光:失去光泽。
荔实:荔枝果实。
圆:形容荔枝形状圆润。
未尝:未曾品尝。
先说:先提及。
齿流涎:牙齿因期待而流出口水,形容非常想吃。
唤回:唤醒。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印度。
三年梦:长久以来的梦境。
参透:深入理解,领悟。
披云:穿透云层,比喻超越困难。
一味禅:一种禅修的境界,可能指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翻译
火齐失去了光泽,荔枝果实圆润饱满,
还未品尝,就让人垂涎欲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品尝杨梅的情景。"火齐无光荔实圆",以比喻手法形容杨梅色泽鲜艳,如同火齐(古代的一种宝石)在暗中失去了光泽,而杨梅则饱满圆润,形状如荔枝。"未尝先说齿流涎",生动地写出诗人还未尝到杨梅,只是想象其美味就已口水直流,展现了对杨梅的极大期待和喜爱。

"唤回天竺三年梦",诗人将品尝杨梅与遥远的天竺(古代印度)联想,可能暗示着杨梅带来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妙体验,仿佛将他从过去的梦境中唤醒。"参透披云一味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通过品味杨梅,诗人似乎领悟到了某种禅意,即在平淡生活中也能找到超脱与宁静的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梅的诱人形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富有诗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徐似道
朝代:宋

徐似道(生卒年未详),字渊子,号竹隐,黄岩县上珙(今属温岭市)人。
猜你喜欢

次韵答赵之源仍简演师

年年春事寄征鞍,一笑归来已强颜。

但得从今千日醉,宁论自古四并难。

怜君不怕凭乌几,顾我犹知爱碧山。

应许相携学寒拾,同参饶舌老丰干。

(0)

次韵许唐臣丈

目断扬州泪似江,龙舆半夜狩南邦。

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

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

青萍三尺将生锈,愤气峥嵘只自降。

(0)

再次韵·其四

佛狸已死北人传,虏马饮江谣故年。

只有昭君怨青冢,他时心事付鹍弦。

(0)

念奴娇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

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

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

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

怅望云飞,凝伫久,空使怀英心折。

遥折一枝,饱斟花露,再拜瞻南极。

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

(0)

昌国偶成一首

诸邑皆山可夜驰,海中昌国力难施。

风潮阻渡由天地,期会申严限日时。

愿以老身从此免,忍将人命逼诸危。

交门山下须臾死,肉食诸公知不知。

(0)

入山遇雨宿开先寺二首·其二

雨涨泥痕卒未乾,断桥无策济归鞍。

山灵有意留侬住,不作寻常俗驾看。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