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品尝杨梅的情景。"火齐无光荔实圆",以比喻手法形容杨梅色泽鲜艳,如同火齐(古代的一种宝石)在暗中失去了光泽,而杨梅则饱满圆润,形状如荔枝。"未尝先说齿流涎",生动地写出诗人还未尝到杨梅,只是想象其美味就已口水直流,展现了对杨梅的极大期待和喜爱。
"唤回天竺三年梦",诗人将品尝杨梅与遥远的天竺(古代印度)联想,可能暗示着杨梅带来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妙体验,仿佛将他从过去的梦境中唤醒。"参透披云一味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通过品味杨梅,诗人似乎领悟到了某种禅意,即在平淡生活中也能找到超脱与宁静的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梅的诱人形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富有诗意和哲理。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
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
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
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
怅望云飞,凝伫久,空使怀英心折。
遥折一枝,饱斟花露,再拜瞻南极。
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