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扬州泪似江,龙舆半夜狩南邦。
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
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
青萍三尺将生锈,愤气峥嵘只自降。
目断扬州泪似江,龙舆半夜狩南邦。
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
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
青萍三尺将生锈,愤气峥嵘只自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与哀伤的氛围,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目断扬州泪似江”中,“目断”指目力所及之处已是遥远,“扬州”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乱之地,这里的“泪似江”形象生动,显示了诗人对失去的哀伤和深沉的情感。第二句“龙舆半夜狩南邦”则透露出了战争的紧迫与突然,“龙舆”指帝王车驾,暗示着中央政权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
第三、四句“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失落之感。古代的城垛(防御工事)常见于战乱时期,这里的“徒闻”意味着诗人并未亲临,而是听闻四方皆为战场,国家的黄旗被敌军所围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借由浊酒来慰藉自己,对抗时光的流逝,但内心的忧愁如同高山,无处倾诉,只能独自一人在窗前沉思。
最后两句“青萍三尺将生锈,愤气峥嵘只自降”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绪。青萍可能是指水中的植物,这里的“将生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腐败,“愤气峥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激动,而“只自降”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个人哀伤及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情感世界,是一篇充满情感色彩和哲思的古典诗作。
大道久沦替,蔓草纷蒙茸。
董生绍典刑,曰日行太空。
凤德无乃衰,而生元光中。
薄宦羁王官,岂不思冥鸿。
挟策抗天人,何以取三公。
微言报千古,荒井空孤桐。
抚之有馀思,落月啼秋蛩。
愿言载麟笔,慷慨齐高踪。
晨兴罢巾栉,泪下不可挥。
仆夫戒路旁,报君远言归。
与君结衾枕,欢爱两不疑。
鼓瑟登青楼,奄忽吐鸣悲。
商风薄庭树,促织唫床帏。
人生天地间,动如絷与羁。
君来复何年,妾恐颜容非。
浮云妒皓魄,岁月衰蛾眉。
行行重自爱,及此青阳晖。
日永晷渐移,午睡梦方觉。
抱膝百虑婴,羁怀渺难托。
感君自高谊,一见等夙昔。
握手共殷勤,吐论本肝膈。
儒雅亦吾师,笑谈皆莫逆。
晤言安可常,相酬屡促席。
尊酒但复盈,客心胡不乐。
人生贵适志,风尘徒役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