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三》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古风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悠闲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个性自由的心境。诗中的公孙昔放逐形象,传说源自《庄子》,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

“牧羊沧海滨”,诗人以公孙昔为借口,将自己幻想成一个在辽阔大海边牧羊的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里的“沧海”常用来形容辽阔无垠的空间,也暗示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渴望。

“勉强听乡里”,诗人虽身在异地,却仍旧关注家乡的消息,表明他内心依然牵挂着故土和亲人。"垂老西游秦"则透露出诗人的年纪已高,但仍不辞辛劳去往西方的秦地,这里的“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秦国,即今天的陕西一带,诗人或许有所追寻。

接下来的“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往岁月的一种反思和自嘲。虽不曾在年轻时显露出英俊之气,却一直坚持着辛勤的努力,这里的“久辛勤”也是对自己一生所走过路程的一种总结。

最后,“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即便是圣贤之人,也难免会有流离失所之时。这里的“孔孟”指的是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和孟子,他们虽然是圣人,但在历史上也曾有四处游说、传播教义的情况,同样带有一种漂泊的意味。诗人通过这一点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与“出仕”的思考,可能是在反思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是一篇将哲学思考融入诗歌之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自题捧盈图

劳劳牵世鞿,惘惘任年矢。

逝者夫如何,嗒焉信所止。

补牢计恐迟,鞭后乃其理。

知疲及昏卧,得醒向晨起。

兴至思或抽,小极急自弭。

展书销光阴,但取浅且旨。

既无甚解求,亦不竭目视。

量腹之容受,日可一合米。

抚肌恨如腊,得酒暂自喜。

撑拳学五禽,负剑弄稚子。

有杖不肯扶,跬步跛而履。

颏下看似雪,龈上都无齿。

精气潜耗尽,神爽诡支抵。

梁丽剧刓朽,此舍安可恃。

一旦厉风来,摧之适然耳。

此幸惟有心,能成即不毁。

百里半九十,前途日以迩。

羸老尚存全,造物不负尔。

所得固已盈,捧持岂敢弛。

常思善厥终,罔令爽其始。

素居过以丛,良友隔千里。

愿言各努力,同岑互为砥。

(0)

台阳杂咏·其八

到来时令异,何处问神功。

稻熟三春早,蝉鸣二月中。

夏占帆鲎雨,秋试纸鸢风。

叹息吾行远,真看地轴穷。

(0)

井陉

万峰西来不可羁,天设岨崄厄塞之。

镕金铸铁屹成壁,复道重关纷寘棋。

古城嵯峨白日晚,寒水呜咽东流悲。

蓖山木叶飒飒风,疑是韩侯张鼓旗。

(0)

建溪行馆·其二

沧洲飞雨来,潭光忽凌乱。

濑口人独归,石门鸟初散。

泬寥空在赏,川涂已屡换。

明发趁晨风,直度黄泥岸。

(0)

建文二年湖州府铜权·其一

纪元两字未全湮,逊国今看第二权。

到底建文元不改,谁称洪武卅三年。

(0)

绣衣行

金钥仓琅琼殿晓,红镫影暗宫鸦绕。

绣衣御史鸣珂来,却望残星首重回。

君不见豸冠风骨何清显,骢马人人学桓典。

不惜隃麋磨斗丸,或被恩膏进一官。

深宵竞听兰台鼓,谏草纷纭笔花舞。

数十万言贾长沙,一百八疏任伯雨。

尚衣老监步婆娑,手捧封函看晓河。

昨夜液池新雨过,官蛙取闹十分多。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