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有作》
《途中有作》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

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yǒuzuò
táng / xún

lùnnánběi西dōngmíngqiānrénchùchùtóng
zhěnshàngshìréngduōshàng

shānzhōngxīngèngshènguānzhōng
chuānyuánwǎnjiéyīnshěncǎoshùqiūshēngsuǒfēng

bǎisuìshēnqiějiànjiāxiánzuòyúnwēng

翻译
不论身处何方,无论是南是北还是东或西,名利的追求让每个人都一样受到影响。
即使在梦中或马背上,忧虑之事依然繁多,而在山中深处,这种感受更为强烈,特别是在关中地区。
傍晚时分,大地和河流笼罩着沉闷的气氛,秋天的草木感受到萧瑟的寒风。
即使活到百岁,只要身体尚健,不如大家悠闲地做个隐居山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开篇"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两句,表达了对人世间名利纷争的普遍性无论地域差异,都无法逃脱这种追求。紧接着"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忙碌与忧虑,即便是枕上之事,也随身带着,而到了山川之心,更是关切重重,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深沉。

第三句"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中,“川原”指的是河流与平原,这里的“晚结阴沈气”,可能暗示着天气的变化,也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阴郁。而下半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秋天的草树间生出了萧瑟的风声,给人以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满意,以及对未来某种从容不迫生活状态的向往。“大家”在这里指的是宽敞的居所,“闲作卧云翁”则是希望能够远离尘世,安然享受自然之美,如同卧于云端的仙翁一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杂诗·其八

阴阳体合气,氛氲极无际。

卦气交孕毓,旁滋六爻备。

圣人系爻辞,钩赜推母子。

观应以知来,随方推象类。

灵龟通火志,黄牛革得地。

复应乾龙潜,兑乘履虎尾。

周流纷参错,往来精妙义。

懵懵妄穿凿,执一千百废。

孰能访太极,与游两仪外。

(0)

送客至黎城

二年三送客,空复往来情。

野色浩无主,秋风暮独行。

山连长狄国,水过邺王城。

试问式微咏,犹歌怨卫声。

(0)

峡州渡江入寺·其一

雪暗离秦地,春归入楚邦。

平生怜匹马,将老渡长江。

解缆辞亭树,中流见寺窗。

舟人喜风色,略得寸心降。

(0)

别夔州众官

半年渔浦巴城守,两任云台太华宫。

岂欲背时聊免俗,但能省事略成风。

玉泉古刹须留客,峡水安流好向东。

祖帐联翩催棹急,临溪洒泪落丹枫。

(0)

过万泉县

邑屋连山麓,萧条去路斜。

卤田无美井,旱港足飞沙。

逃室多攲栋,残林有断槎。

荒墟人不见,墙角自开花。

(0)

甘罗庙

纵横争擅势,之子独尊秦。

弱齿能专国,奇谋不借人。

拳峰凌九仞,勺粒动千钧。

过客瞻遗构,临溪野草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