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二》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

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丹旐飞飞日”指的是皇帝出行时才会有的大旗大幡,如今这些都已不再,而“初传发阆州”表明消息已经从阆州传来,意味着诗人收到了故乡的消息,这里的“消息”可能是有关亲人的不幸。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哀愁的情感。风尘指的是世间的纷争与变迁,而“终不解”说明这些都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江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两者“忽同流”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中的“剑动新身匣”可能暗指有新的仪式或正式的程序开始,“书归故国楼”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文字和情感寄托于故乡之所,这里的“书”很可能是包含了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尽哀知有处,為客恐长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亲人离世的哀伤和恐惧,他害怕自己将会在异乡久留,对于亲人无法相守而感到悲痛。这里的“尽哀”是指彻底的悲伤,而“为客”则强调了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消息的传来,表现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透露出一位旅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两同心·其二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

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0)

咏草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0)

踏莎行

云母屏低,流苏帐小。矮床薄被秋将晓。

乍凉天气未寒时,平明窗外闻啼鸟。

困殢榴花,香添蕙草。佳期须及朱颜好。

莫言多病为多情,此身甘向情中老。

(0)

千秋岁·其一

罗衫满袖,尽是忆伊泪。残妆粉,馀香被。

手把金尊酒,未饮先如醉。

但向道,厌厌成病皆因你。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

红笺著意写,不尽相思意。

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

(0)

登定王台

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馀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0)

西江月.冬至

时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飞蓬。石湾江上又逢冬。

且喜一阳初动。但见堪舆杳杳,更连山水重重。

凄凉云物雨濛濛。惟足睡中归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