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空坐思悠哉,心远乾坤景自开。
忧国几馀华发在,逢人先觅菊花栽。
宦囊两世惟书卷,尘事无端付酒杯。
避俗底须方外去,杖藜随处破苍苔。
小斋空坐思悠哉,心远乾坤景自开。
忧国几馀华发在,逢人先觅菊花栽。
宦囊两世惟书卷,尘事无端付酒杯。
避俗底须方外去,杖藜随处破苍苔。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和璞斋题岐南书舍》描绘了作者在小斋中独自沉思的场景,心境悠远,仿佛天地间的景象都随之开阔。他感叹自己为国事忧虑,已添白发,遇见他人时首先想到的是种植菊花,寓意隐逸之志。他的宦海生涯仅剩下书籍相伴,琐事烦扰则借酒浇愁。为了远离尘世的纷扰,他甚至考虑遁迹方外,手持藜杖,随意漫步,任凭青苔覆盖,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古佛大塔广,量廓虚空界。
凡圣位其中,如光无杂坏。
出生与入灭,一一得自在。
众生迷本心,当处自留碍。
良哉空印师,火后灵骨在。
凭谁密安置,有子如行辈。
山为碧玉环,水作青罗带。
巍巍镇巍巍,永下诸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