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晴明与物宜,负暄忘却宿舂迟。
融和天地新调律,零落亲朋旧寄诗。
千里客途蓬梗断,一年春事柳梢知。
东风只解欺冰雪,不奈霜华点鬓丝。
人日晴明与物宜,负暄忘却宿舂迟。
融和天地新调律,零落亲朋旧寄诗。
千里客途蓬梗断,一年春事柳梢知。
东风只解欺冰雪,不奈霜华点鬓丝。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晴明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首句“人日晴明与物宜”,开篇即点明了天气晴朗,万物皆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喜爱与满足。接着,“负暄忘却宿舂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温暖阳光下享受时光,忘记了忙碌与疲惫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融和天地新调律,零落亲朋旧寄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新年的调律与旧日的诗作,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延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千里客途蓬梗断,一年春事柳梢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离别与期待的情感。千里之外的旅途,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象征着漂泊与孤独;而“一年春事柳梢知”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新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东风只解欺冰雪,不奈霜华点鬓丝”以形象的比喻收尾,东风虽能融化冰雪,却无法改变岁月在人鬓角留下的痕迹。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珍惜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草堂窈窕乱山空,流云啼鸟路西东。
薜萝烟杳青林入,芰荷雨满碧溪通。
秾花芳月时时有,花月金樽长汎酒。
蜀山苕水近相连,南风荡漾木兰船。
閒陪钩侣芦洲外,屡觅樵童松障前。
樵童钓侣行相识,吴语蛮歌自朝夕。
梦魂不解齐门竿,怀抱都随谢家屐。
山中风景独君知,结邻谁肯作幽期。
淮南桂树秋摇落,更为重吟招隐诗。
君母去年七十六,齿牙未动鬓犹绿。
我母今年七十九,齿牙已落面浮垢。
昨传岭表饶风霜,北堂萱草先萎黄。
君得家书哭欲死,天地辽邈魂飞扬。
我昨有书来故里,书中亲致慈母语。
谓我年来稍健康,弃官就养儿姑止。
闻君往日曾求归,当道满眼知心稀。
病书累上格不举,六年啼遍斑斓衣。
我今为母坚陈请,疏入台司瓶坠井。
此生心事何由伸,中夜呜咽如吞鲠。
君今为母东还乡,素冠素鞸复素裳。
慈母音容不复见,徒劳百拜啼空堂。
我因送君转悲切,愁肠百解还百结。
母心不识儿心悲,犹把甘言相解说。
孝心自古无贫难,茅檐菽水皆成欢。
行当闭门卧不起,毋令后悔生愁叹。
《怀母歌送祁使君忧制东还》【明·周瑛】君母去年七十六,齿牙未动鬓犹绿。我母今年七十九,齿牙已落面浮垢。昨传岭表饶风霜,北堂萱草先萎黄。君得家书哭欲死,天地辽邈魂飞扬。我昨有书来故里,书中亲致慈母语。谓我年来稍健康,弃官就养儿姑止。闻君往日曾求归,当道满眼知心稀。病书累上格不举,六年啼遍斑斓衣。我今为母坚陈请,疏入台司瓶坠井。此生心事何由伸,中夜呜咽如吞鲠。君今为母东还乡,素冠素鞸复素裳。慈母音容不复见,徒劳百拜啼空堂。我因送君转悲切,愁肠百解还百结。母心不识儿心悲,犹把甘言相解说。孝心自古无贫难,茅檐菽水皆成欢。行当闭门卧不起,毋令后悔生愁叹。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iY9hm5Cw.html
一应近十载,独向山中居。
横琴弹古调,曲短意有馀。
徵声清以厉,宫声宽以纡。
纷纷渔与樵,杂听满庭除。
相视而错愕,识者为踌躇。
岁晏江天寒,霜落林叶墟。
下堂拜明诏,佩此南宫书。
南宫路不远,此别意何如。
所恨琴声希,不能感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