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安居蒶,江深隐俗浑。
剪茅初著土,聚落渐成村。
地僻安居蒶,江深隐俗浑。
剪茅初著土,聚落渐成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自得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符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辰江边一个偏僻村落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
首句“地僻安居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的偏远与居住环境的简朴,蒶字在这里可能是指草屋或简陋的住所,暗示着村民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相对隔绝,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满足感。
“江深隐俗浑”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世的氛围。深邃的江水仿佛将世俗的喧嚣隐匿于无形,营造出一片超脱凡尘的意境。这里的“隐”字,不仅指地理上的隐蔽,更蕴含着心灵上的避世之意。
接下来,“剪茅初著土,聚落渐成村。”这两句描绘了村落的初始建设过程。剪茅、著土,是农耕社会中常见的民居建造方式,简单而原始。随着这些简陋的草屋逐渐增多,原本零散的村落开始形成规模,展现出从荒芜到繁荣的演变过程。这里既有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暗含着对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偏远乡村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以及村民们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宁静与满足的精神世界。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体现。
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
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
见银烛、星球有烂。
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堪羡。
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
花影乱,笑声喧。
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
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
我离蜀山来,赤日走东州。
奇峰作眼想,一过神已留。
翩翩宋公子,新诗蔼风流。
丹青见新韵,潇洒出林丘。
依微万里遥,旷明一雨收。
高云杳褰开,缟日明华秋。
风裾映山青,眇眇行李幽。
得非送将归,色有离别忧。
念我山海癖,针砭不为瘳。
目看孤鸿飞,心已麋鹿游。
吾儿能扶犁,此帻便可投。
勿言尺寸许,是中有菟裘。
三纪御图,道丰德盛。化洽兆民,功光列圣。
畀托有归,脱屣万乘。优游法宫,颐神养性。
岧岧具阙,丰丽靖渊。游神象外,玩意物先。
为众父父,尊荣配天。大福备禄,何千万年。
秉轺偶将命,抚俗烟江湄。
地僻接穷峡,务简稀公期。
秋信任无趣,野怀良自宜。
月白夜蝉响,池暗风荷衰。
溪云入破牖,山菊开疏篱。
贳酒不能醉,乡园空结悲。
徘徊独凝望,目极长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