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周大师琴》
《听周大师琴》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已解琴中意,更加弦上声。

他人郑卫杂,此手鬼神惊。

深夜众籁息,寒天孤月明。

四邻应得睡,浊酒且同倾。

(0)
翻译
我已经领悟了琴中的深意,再通过琴弦传达出来。
我演奏的音乐纯净如郑卫之音,让听者震惊,仿佛鬼神聆听。
夜深人静,万物无声,只有寒冷的天空挂着明亮的孤月。
周围的邻居应该已经入睡,让我们一起举杯,共饮浊酒。
注释
琴: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意:深意,情感或意境。
弦:琴弦。
郑卫:古代的音乐风格,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杂:混杂,不纯正。
籁:自然的声音,这里指各种声音。
息:停止。
孤月:明亮的月亮,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倾:倒出,此处指饮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的好友李觏所作,名为《听周大师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切感受和对演奏者的崇高赞誉。

"已解琴中意,更提弦上声"表明诗人已经领悟了琴声中的深远意境,并且更加投入地去欣赏那从琴弦上传来的声音。这里的“更”字,意味着一种递进和加强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

"他人郑卫杂,此手鬼神惊"则是说其他的人可能会被郑卫之声所混淆,但周大师的手艺却能令人感到鬼神皆惊。这里的“郑卫”指的是古代两大流派的音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周大师琴艺的非凡和震撼人心。

"深夜众籁息,寒天孤月明"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在深夜里其他的人都沉浸于梦乡,只有诗人独自守着那寂静的夜晚,伴随的是清冷的天气和高悬的明月。这种环境为琴声的聆听提供了绝佳的氛围。

"四邻应得睡,浊酒且同倾"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艺术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提议,让周围的人都安然入睡,而他自己则愿意与演奏者一起品尝浊酒,共同享受这份美妙绝伦的音乐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李觏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通过对周大师琴艺的赞颂,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舟中载芍药数本·其二

御衣黄淡名先贵,襭子红多格已尘。

归去欲为图画看,却嗟无似赵昌人。

(0)

再和子育

殊方无处问平安,怅望衡阳雁未还。

归马不知山远近,北山未尽过南山。

(0)

琴渚

自有澄波照眼明,偶题琴渚亦强名。

今君应得弦歌趣,愿听渔樵一曲成。

(0)

侍亲游池有感寄伯兄时伯兄下第南归

身世几何长百忧,尘埃相望转悠悠。

移尊稍欲临池饮,眼看波涛泪亦流。

(0)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戴天虽重莫辞勤,力尽何能报一分。

我有此诚嗟不待,自怜终世不如君。

(0)

答圆相庵主人

神巫作舞乞丰年,宛转灵场咫尺间。

一雨坐令天下遍,无心随得似云閒。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