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吴渔山画·其一》
《临吴渔山画·其一》全文
清 / 翁同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齐女峰前劫火红,殿门零落讲堂空。

渔山三绝诗书画,犹使人间说默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齐女峰前劫火红"暗示了一场可能的战火或灾难,使得齐女峰前的景象变得炽热而荒凉。"殿门零落讲堂空"进一步强调了昔日繁华的学术中心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空荡荡的讲堂显得凄凉。"渔山三绝诗书画"提及渔山的三绝艺术作品,尽管历经劫难,但它们依然流传人间,成为默公(可能是某位著名文人)的传奇象征。诗人翁同和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文化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历史变迁与文化坚守的怀古诗篇。

作者介绍

翁同和
朝代:清

实指“翁同龢”,(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感讽六首·其二

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

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

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

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0)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0)

初夏即事寄鲁望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

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

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

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

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

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

茗脆不禁炙,酒肥或难倾。

扫除就藤下,移榻寻虚明。

唯共陆夫子,醉与天壤并。

(0)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

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

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

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0)

晚起

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0)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