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表明诗人对于朋友的期望和祝愿,是那样的高远和美好。“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则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文字的浓厚感情,如同清泉般流淌。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用昆山玉比喻友人的品格和才华,自然而发散着光芒,不需外界任何装饰。“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庸俗之人的不屑一顾,他们的赞美与叹息,对于有见识的人来说,不过是无关痛痒。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描绘了一种孤寂和渺茫的情景,但诗人似乎并不在意,因为他心中有更为重要的东西。接着“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写出了朋友间互赠书信的温馨与安慰,通过这些文字交流,彼此的心灵得以相通。
最后两句“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见面的遗憾,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深处的友情依然如故,更不用说当真能亲自相聚时,那份情谊将会更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字交流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情操。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
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
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
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
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
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
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
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