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游览心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禅意的欣赏。开篇“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表明诗人放下世俗之事,怀抱隐逸之志,追求清净无为的禅意。
接着,“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写出了早晨自然界的景象,江边的鸟儿开始叫响,潮汐未退,而林间的阳光刚刚透露,给人以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的感觉。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则是对寺院内外自然美景的描绘,其中“宝叶”可能指的是寺内的珍贵花木,而“金沙”则可能是指溪流中闪耀的砂石,或是借以形容清澈见底的泉水。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往行者和海上航者的心理感慨。诗人通过观察寺前的舟楫,想象着那些旅途中的行者,他们或许也有自己的故事和忧愁。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则是诗人在游览后,情不自禁地停下马匹,品味美酒,抛却了归家的念头。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诗人并未担心像龟背负山那般的重负,而是享受着如同鸟儿耘田一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禅意,他不追求世间的名利,也不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任何物象之上。
最后,“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圣贤一般,能够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与超脱世俗的心理体验,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