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南陵题五松山》
《纪南陵题五松山》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0)
翻译
圣贤之人有进退之志,隐藏光芒以显示愚拙的德行。
鱼儿与龙共处一池,龙离去后鱼儿难以揣测其深浅。
那些筑墙的工匠,怎会理解傅说的才能和抱负。
傅说一日辅佐商汤,他的光辉如同星辰般闪耀。
伊尹生于空桑,放弃厨子身份辅佐帝王。
桐宫之事,太甲被放逐,伊尹代行君主之责,毫无愧色。
三年间,伊尹的帝王之道清晰可见,始终忠诚辅佐。
伟大的人品无比深远,万世皆可作为楷模。
命运有时错乱,孔子对此又该如何应对。
凤凰忽然失去居所,麒麟不再来访。
龟山遮蔽了鲁国,虽有斧头却无柄。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回归初心,夜晚渡过洪波前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达、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高尚品德和英明政治理念的赞美。全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的豪放风格。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开篇即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古代圣人的形象,他们的功绩和美德如同潜藏的光芒,不为世人所知。

接下来的"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伊尹等人物英明政治才能的赞叹,就像鱼和龙共处一池,当龙腾跃而去,那些平庸之辈便无从揣测其深浅。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进一步描绘了古人建功立业的情景,他们的伟大抱负和高尚情操是后世难以企及的。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则描写了伊尹等人辅佐君主,政绩彪炳如同群星闪耀夜空。

以下几句“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通过对古代圣人的历史事迹的回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他们崇高品质和政治成就的肯定。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长久支持君主、光明正大治理天下的赞扬。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抒写了诗人的感慨,这些伟大的政治理念和品德如同永恒的法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接下来的几句“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则是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孔子等圣贤之道难以施展于世的无奈。

最后,“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时运更迭的感慨,以及自己面对汹涌澎湃的人生旅途所持有的坚韧不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达和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局面的向往,以及对于高尚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太华来青

排空高插净无埃,万朵芙蓉映日开。

拄笏岚光和露滴,卷帘晴翠扑人来。

地连金马岧峣耸,势压青螺宛转回。

我欲题诗最高处,凌风飞上紫霞堆。

(0)

淮河晚泊

乘轺千里戴君恩,舟抵淮河日已昏。

万井人家城外市,几行烟树水边村。

钟鸣兰若僧归渡,犬吠茅檐客到门。

抚枕篷窗不成寐,满怀离思向谁论。

(0)

宿密多岩兰若

宝刹倚青汉,金宫瞰紫烟。

岩颠明秀木,天罅落飞泉。

香窟幽僧定,云房逸客眠。

澄辉沧海月,应与此心圆。

(0)

题瑞龙寺

踏雨来相访,云归晓入城。

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

草软烟波绿,牛閒铁笛清。

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0)

送郑舅力行之德清县令

相看未一岁,两度送君行。

况有渭阳念,那堪客里情。

钟山寒雁断,云水暮烟晴。

莅政多应暇,临风好寄声。

(0)

过嘉兴嘉禾驿

秀州城下水平河,桑绕长堤麦覆坡。

义士不闻传槜李,居人犹见食嘉禾。

且须鹦鹉杯中物,莫逐鸳鸯湖上波。

一笑吴歈挂帆去,满天风雪奈侬何。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