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轺千里戴君恩,舟抵淮河日已昏。
万井人家城外市,几行烟树水边村。
钟鸣兰若僧归渡,犬吠茅檐客到门。
抚枕篷窗不成寐,满怀离思向谁论。
乘轺千里戴君恩,舟抵淮河日已昏。
万井人家城外市,几行烟树水边村。
钟鸣兰若僧归渡,犬吠茅檐客到门。
抚枕篷窗不成寐,满怀离思向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淮河畔停泊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联“乘轺千里戴君恩,舟抵淮河日已昏”,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来到淮河,舟行至此,天色已晚,营造出一种旅途劳顿、日暮苍茫的氛围。
颔联“万井人家城外市,几行烟树水边村”,通过“万井”、“城外市”、“几行烟树”、“水边村”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淮河两岸的乡村景象,既有繁华的市集,又有宁静的村落,一片祥和之气。
颈联“钟鸣兰若僧归渡,犬吠茅檐客到门”,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寺庙中的钟声悠扬,僧人归家,犬吠声中,远方的客人到访,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间烟火味。
尾联“抚枕篷窗不成寐,满怀离思向谁论”,诗人夜不能寐,思绪万千,满腹离愁别绪无处诉说。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将旅途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晚泊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冷斜阳深照海山楼,摇落一身秋。
看百蛮烟火,三江关塞,风物都收。
胡马何时荡尽,清泪洒沧洲。
举目无人处,如此神州。
佗也蛮夷大长,正韩彭醢后,猛士难求。
让书生掉舌,三寸抵貔貅。
算兴亡非关形胜,换谁家天下在人谋。
依然是云横古垒,山枕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