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高阁忆同游,倾盖论交恨白头。
伏处岂徒钦宿望,晤言真不愧儒修。
銮江随养趋乌目,邗水扬帆向秀州。
何日尊醪重把袂,碧云红树已深秋。
平山高阁忆同游,倾盖论交恨白头。
伏处岂徒钦宿望,晤言真不愧儒修。
銮江随养趋乌目,邗水扬帆向秀州。
何日尊醪重把袂,碧云红树已深秋。
此诗为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送宫方伯怡云往嘉兴用同年卢都转雅雨韵》。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平山高阁忆同游”,描绘了与友人共游山阁的美好回忆,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倾盖论交恨白头”一句,表达了因年华逝去而对友情的珍惜之情,以及对岁月匆匆的感慨。
“伏处岂徒钦宿望,晤言真不愧儒修。”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敬仰与赞美,不仅钦佩其声名远播,更赞赏其为人处世的儒雅风范。通过“伏处”一词,展现了对友人谦逊品格的欣赏。
“銮江随养趋乌目,邗水扬帆向秀州。”这两句运用了具体的地理名词,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嘉兴的场景,充满了对旅程的期待与祝福。銮江与邗水,乌目与秀州,这些地点的巧妙组合,既增添了画面感,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何日尊醪重把袂,碧云红树已深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期待着在深秋时节,与友人再次相聚,共享美酒,重温旧情。碧云与红树,深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
过重阳、晚香犹耐,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春入数枝红小。
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和气生芝草。
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波澄瀚海,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游宴十洲三岛。
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谁信玉关人老。
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咫尺瞻黄道。
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莺声禁辇,鸣佩凤池晓。
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
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
余霞散绮。
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
鱼板敲残,数声初入万松里。
坡翁诗梦未老,翠微楼上月,曾共谁倚。
御苍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
黄昏尽也,有眠月闲僧,醉香游子。
鹫岭啼猿,唤人吟思起。
客愁都在斜阳外,凭阑桂香吹晚。
乱叶蝉哀,寒汀鹭泊,离绪并刀难翦。
牙屏半掩。
渐尘扑冰纨,浪收云簟。
露入征衣,满襟秋思付诗卷。
远思前度问酒,凤楼人共倚,归兴无限。
雁影亭皋,蛩声院落,双阙明河光转。
田园梦远。
叹篱菊初黄,涧莼堪荐。
拄笏西风,四山烟翠敛。
正槐龙欲老,影动朱门,薰风帘卷。
竹外人清,听秋声将转。
梦草池塘,种兰庭砌,爽气生葵扇。
香染黄扉,律调翠简,赏音清宴。
因念南阳,碧幢烟静,纶玉宣频,辔丝催遣。
带锡犀虹,宠下甘泉殿。
笑指蓬莱,画舸东去,向五云葱茜。
骑竹欢迎,贺家湖上,绿香红茜。
玉腕笼寒,翠阑凭晓,莺调新簧。
暗水穿苔,游丝度柳,人静芳昼长。
云南归雁,楼西飞燕,去来惯认炎凉。
王孙远,青青草色,几回望断柔肠。
蔷薇旧约,尊前一笑,等闲孤负年光。
斗草庭空,抛梭架冷,帘外风絮香。
伤春情绪,惜花时候,日斜尚未成妆。
闻嬉笑,谁家女伴,又还采桑。
开尽荼,正桑云麦浪,天气如秋。
南园露梢半坼,金粟丝头。
温香傍酒,尽多娇、不识春愁。
莺院悄,轻阴弄晚,何人堪伴清游。
偏爱紫蕤黄袅,想金壶胜赏,依旧扬州。
花前夜阑醉后,斜月当楼。
翻阶句好,记玄晖、此日风流。
双鬓改,一枝帽底,如今应为花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