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
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
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
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
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这首清代诗人上思的《登圌山绝顶》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首句“极目微茫接远天”展现了视野开阔,天地交接的壮丽画面,暗示了山峰之高。接下来的“山光水色两悠然”则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淡泊,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
“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运用了烟萝和梵座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山中的清净与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云月都是为了来访的诗人而特意降临。诗人独自在幽涧边的树下,僧影相伴,钟声悠扬,更增添了山中禅意。
最后两句“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将自己比作迷茫的世人,只能仰望孤峰上的贤人,流露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咨汝毛锥,誉擅中书,胡思乞骸。
念望崇灵兔,南山感月,名高绣虎,北海惊雷。
久效驰驱,积成劳悴,畴昔锋芒逐渐摧。
嘉乃绩,俾守中山郡,其往钦哉。
吾将以礼为媒,更别选循良颖也才。
令蜀江裁楮,先生静待,淇园截竹,君子蒙灾。
合就管城,移封即墨,锡汝龙宾水一杯。
兼策汝,试端明学士,速驾前来。
风前满地花,雨后连天草。今年三月里、春归早。
低云薄雾,犹自怜清晓。金尊须臾倒。
无奈离愁,为他转伤怀抱。绣帘斜卷,昼静闻啼鸟。
韶华刚九十、勾销了。绿波无赖,点点青荷小。
寄语春知道。桃李多情,莫教惜春人老。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
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
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
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
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
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
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
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期。
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嗟予菲德临九五,燮理功能寄丞辅。
举觞相乐拜天庥,永念皇天与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