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雨来相访,云归晓入城。
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
草软烟波绿,牛閒铁笛清。
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踏雨来相访,云归晓入城。
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
草软烟波绿,牛閒铁笛清。
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踏雨探访瑞龙寺的情景,以及对寺中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句“踏雨来相访”,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不畏风雨,一心探访的执着精神。接着,“云归晓入城”一句,通过晨云的归聚,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环境的变换。
“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山空”、“龙窟冷”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与深邃,而“雪霁”之后,“蚬窗明”则展现出一片清新明亮的景象,两者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氛围。
“草软烟波绿,牛閒铁笛清”进一步描绘了寺中自然风光的柔和与和谐。绿草如茵,烟波轻拂,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受;而悠闲的牛群与悠扬的铁笛声,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诗意。
最后,“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表达了对寺中老僧生活的感慨。老僧虽无多物,但在这片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满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龙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对宁静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忆昔下吴会,拜公古渝州。
别来忽星纪,不知几三秋。
岂不愿舂粮,占乌渠渠屋。
良期苦难俪,千里劳远目。
公家难兄弟,与蜀关重轻。
峨眉叠连娟,石笋屹峥嵘。
维国有蓍龟,维士有司命。
并生天地间,受命独也正。
忧端日抢攘,世论滋软熟。
谁谓空谷远,有美人如玉。
我如南州橘,托根非不深。
踰淮恐成枳,望远劳我心。
鲐背发皤然,齿颊探骨鲠。
跪履乞一言,书绅以自儆。
寒窗积雪生虚明,玉壶风折层檐冰。
朱霞秀色妙公子,理弦灯下声亭亭。
游丝两两挂孤月,双声应手无留停。
月寒照户砌虫泣,云冻出浦边鸿征。
苍蝇扑纸窗欲透,蜾蠃穴桑儿未成。
琵琶宽详双韵切,含凄尽向弦中说。
酒酣疏绮杂娱嬉,谁道壮夫心更折。
一从敌骑下河南,学得声容难辨别。
鹧鸪金屋沸歌吹,鼠头宝陌行靴袜。
帕腰慢舞作弯弧,捉耳釂觞真折馘。
眼前犹听旧歌辞,凤韶岂独锵虞时。
罢弹三喟寝不熟,风定寒江静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