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佳气郁,登览出岧峣。
水带三城色,云连百粤遥。
烟萝回曲径,梵刹逼层霄。
未尽参禅意,张帆趁晚潮。
灵峰佳气郁,登览出岧峣。
水带三城色,云连百粤遥。
烟萝回曲径,梵刹逼层霄。
未尽参禅意,张帆趁晚潮。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归朝的深情。首联“灵峰佳气郁,登览出岧峣”以“灵峰”开篇,点明地点,用“佳气郁”形容山峰之灵气与美景,通过“登览出岧峣”展现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含着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
颔联“水带三城色,云连百粤遥”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视线从山峰转向广阔的水域和远方的云彩,通过“水带三城色”描绘出水面上映照的城市色彩,而“云连百粤遥”则以云彩连接着遥远的百粤之地,展现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寓意着友人归朝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颈联“烟萝回曲径,梵刹逼层霄”转而描写登山之路与寺庙景象。烟雾缭绕的山林中,回旋着曲折的小径,而山顶的佛寺似乎直逼云霄,不仅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也象征着精神追求的高远与深邃。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元素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氛围。
尾联“未尽参禅意,张帆趁晚潮”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并未完全表达完对禅学的领悟与感悟,却已准备随友人乘船离去,趁着傍晚的潮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金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归朝的深情寄寓,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禅学的深刻体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