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草木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
三二吏曹来捧牍,几回客枕罢观书。
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
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
多年草木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
三二吏曹来捧牍,几回客枕罢观书。
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
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秋馆书事》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秋日馆舍中读书的生活情景。首句“多年草木未芟除”展现了馆舍周围环境的自然风貌,草木茂盛,未加修剪,透露出一种野趣和宁静。次句“野豕山獐走傍庐”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野外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二吏曹来捧牍”写的是官吏们前来送公文的情景,体现了作者的公务繁忙。然而,“几回客枕罢观书”又显示出他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沉浸于书卷之中。接下来的两句“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如江潮上涨、霜降天晚、大雁南飞和新月初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未因鲈鱼(象征故乡)而转移,而是被秋风引发的远方思绪所牵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归隐之志。
畿辅昨荐饥,赈贷屡熟筹。
赈则既与民,贷应逢稔酬。
皇天慈万民,去岁幸有秋。
即廑偿无力,缓许登来牟。
而何秋出蝗,亟命勤捕搜。
虽称不为灾,蹂躏宁免不。
新正当布恩,此正所宜赒。
一十三州县,皆曾螟螣投。
旧贷及新供,概令迟呼求。
庶几事春耕,闾阎馀力留。
一以愧幕调,一以怀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