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馆书事》
《秋馆书事》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多年草木未芟除,野豕山獐走傍庐。

三二吏曹来捧牍,几回客枕罢观书。

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

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guǎnshūshì
míng / táoān

duōbàncǎoshùwèishānchúshǐshānzhāngzǒubàng

sāncáoláipěngxiézhěnguānshū

qiūjiāngcháoyǒngshuāngfēiwǎnǎi鸿hóngzhēngyuèshàngchū

luòfēnggāoshēngyuǎnxīngguīzà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秋馆书事》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秋日馆舍中读书的生活情景。首句“多年草木未芟除”展现了馆舍周围环境的自然风貌,草木茂盛,未加修剪,透露出一种野趣和宁静。次句“野豕山獐走傍庐”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野外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二吏曹来捧牍”写的是官吏们前来送公文的情景,体现了作者的公务繁忙。然而,“几回客枕罢观书”又显示出他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沉浸于书卷之中。接下来的两句“秋江潮涨霜飞晚,暮霭鸿征月上初”,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如江潮上涨、霜降天晚、大雁南飞和新月初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木落风高生远兴,思归意不在鲈鱼”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未因鲈鱼(象征故乡)而转移,而是被秋风引发的远方思绪所牵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归隐之志。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咏西高山古鼋

曲突相传历宋元,紫苔封固尚依然。

倩僧炊得一盂饭,人说因缘五百年。

(0)

涵雅斋

芸香四座芬,睡鸭不须焚。

茹古常研秘,涵今永佩文。

藻思惟乙乙,阔论敢云云。

溯忆昔年志,河间喜不群。

(0)

过安河杂咏·其四

灌输轮日具条规,泻有沟塍潴有池。

所喜无非为农计,草亭点缀又何为。

(0)

降旨缓徵直?去岁勘不成灾州县应徵赋税诗以志事

畿辅昨荐饥,赈贷屡熟筹。

赈则既与民,贷应逢稔酬。

皇天慈万民,去岁幸有秋。

即廑偿无力,缓许登来牟。

而何秋出蝗,亟命勤捕搜。

虽称不为灾,蹂躏宁免不。

新正当布恩,此正所宜赒。

一十三州县,皆曾螟螣投。

旧贷及新供,概令迟呼求。

庶几事春耕,闾阎馀力留。

一以愧幕调,一以怀井收。

(0)

听瀑亭子作·其一

瀑自有源惟地灵,溪原无定藉人营。

剔除泥滓疏新水,始得泉声副昔名。

(0)

碧静堂

入峡不嫌曲,寻源遂造深。

风情活葱茜,日影贴阴森。

秀色难为喻,神机借可斟。

千林犹张王,留得小年心。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