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泽空怜喣沫频,盆池尚可活纤鳞。
惠施亦未知庄叟,子产何当信校人。
待决西江应入肆,远怀东海漫垂纶。
临渊坐对悠然境,一跃萍开爽气新。
涸泽空怜喣沫频,盆池尚可活纤鳞。
惠施亦未知庄叟,子产何当信校人。
待决西江应入肆,远怀东海漫垂纶。
临渊坐对悠然境,一跃萍开爽气新。
此诗《放鱼》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描绘放生之景,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之情。
首联“涸泽空怜喣沫频,盆池尚可活纤鳞”,以对比手法开篇,将大泽中干涸的景象与小盆池中生机勃勃的鱼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惋惜以及对生命存续的珍视。
颔联“惠施亦未知庄叟,子产何当信校人”运用典故,借惠施和庄子、子产的故事,探讨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生命的态度,暗含了对当下社会中对生命价值认识不足的反思。
颈联“待决西江应入肆,远怀东海漫垂纶”则进一步展开想象,设想若能从西江取水,或许能解决大泽干涸的问题;同时,遥想东海的广阔,表达了对更大范围保护生态环境的渴望。
尾联“临渊坐对悠然境,一跃萍开爽气新”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站在湖边,面对着清澈的水面,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清新之气,随着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整个场景显得宁静而美好,寓意着放生不仅给予鱼儿自由,也给观者带来心灵的愉悦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放生这一行为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也寄托了对和谐共生、环境保护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