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索长安米,今无负郭田。
平生一饱计,岁晚百忧煎。
漂母今何有,王孙空自怜。
日高亭欲午,寒屋灶无烟。
旧索长安米,今无负郭田。
平生一饱计,岁晚百忧煎。
漂母今何有,王孙空自怜。
日高亭欲午,寒屋灶无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绝粮》,表达了诗人在困苦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首句“旧索长安米”描绘了诗人过去在长安求取生活的艰辛,暗示了他可能曾身处繁华之地,如今却陷入困境。次句“今无负郭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当前的贫困状态,没有足够的土地来维持生计。
“平生一饱计,岁晚百忧煎”直抒胸臆,诗人回顾一生,感叹自己仅有的期望就是温饱,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忧虑却越来越多。接下来,“漂母今何有,王孙空自怜”引用典故,借漂母接济韩信的故事,表达自己如同落魄的王孙,无人援助,只能自我怜悯。
最后两句“日高亭欲午,寒屋灶无烟”,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生活的贫寒和艰辛,屋内炉火都因无柴而无法生烟,反映出其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诗人身处困境的境遇,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在困厄中的道德坚守和人生感慨。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
甑中著寰宇,赫酷甚于夏。
池汤颇殃鱼,田龟应害稼。
桃笙亦浆汗,水国无凉榭。
扇挥腕欲脱,忍渴畏杯斝。
树间寂秋声,矩令何时下。
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
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
人思濯清泠,风露愿一借。
再拜祈蓐收,西陆早命驾。
东风一戏剧,会使红绿争。
粲粲墙角花,朝霞剪芳英。
自怜冰雪志,猥与桃杏并。
未应素节改,但觉羞颜赪。
孤标翳尘土,疏香掩蓬荆。
游蜂颇知己,飞绕千回轻。
其奈逐臭夫,对之白眼横。
主人情不薄,爱君成瘦生。
今来摄从事,吏课殊少程。
何时把杯酒,一洗千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