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满瑶阶尘满镜,鹊炉残麝香焦。
相思瘦损楚宫腰。花廊月庑,从此罢吹箫。
倚遍危栏十二曲,平芜去路迢迢。
夕阳流水小红桥。别时折柳,今有长新条。
草满瑶阶尘满镜,鹊炉残麝香焦。
相思瘦损楚宫腰。花廊月庑,从此罢吹箫。
倚遍危栏十二曲,平芜去路迢迢。
夕阳流水小红桥。别时折柳,今有长新条。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开篇“草满瑶阶尘满镜”,以满眼的荒凉之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接着“鹊炉残麝香焦”一句,通过描写炉中香料燃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流逝、情感消逝的氛围。
“相思瘦损楚宫腰”一句,运用典故,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比作楚国宫女因相思而消瘦的腰肢,形象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痛苦。接下来的“花廊月庑,从此罢吹箫”,暗示了主人公不再有心情享受往日的欢愉,音乐成为了过去,生活失去了色彩。
“倚遍危栏十二曲,平芜去路迢迢”两句,通过主人公在高高的栏杆上徘徊,远望无尽的草地和遥远的道路,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夕阳流水小红桥。别时折柳,今有长新条”,以夕阳、流水、红桥构成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柳树从别时的离别象征到如今的生长,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往的怀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组合,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清代词人杨芳灿作品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