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涯打个残包。踪迹混渔樵。
脱红衣免得画图描。茱萸休插帽。醉倚溪桥。
引清尊避了筝琶闹。酒醒来何处今宵。
尽悲秋宋玉犹年少。怕唫成九辨宾先凋。
向天涯打个残包。踪迹混渔樵。
脱红衣免得画图描。茱萸休插帽。醉倚溪桥。
引清尊避了筝琶闹。酒醒来何处今宵。
尽悲秋宋玉犹年少。怕唫成九辨宾先凋。
这首诗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向天涯打个残包"描绘出一种放浪形骸、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踪迹混渔樵"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与渔夫樵子一样过上隐逸的生活。"脱红衣免得画图描"暗指摆脱世俗名利,不愿被他人关注。
"茱萸休插帽"一句,茱萸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常用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提醒自己不必过于在意节日的装饰,流露出淡泊名利的心境。"醉倚溪桥"则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寻求片刻宁静的场景。
"引清尊避了筝琶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想要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愿望。"酒醒来何处今宵"表达出诗人对未来未知的迷茫,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尽悲秋宋玉犹年少"借用宋玉悲秋的典故,表明自己虽年岁渐长,但仍有敏感的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怕唫成九辨宾先凋","九辨"出自《楚辞·九辩》,形容悲秋之深,诗人担心自己会像《九辩》中的宾僚一样,在岁月的摧残下早早衰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