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
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
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
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
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
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柳树在寒冷中展现出不同于春天的姿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柳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并存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柳在寒冷中穿上轻薄的棉衣,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秋柳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适应力。
颔联“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通过比喻,将秋柳比作韦娘和苏小,她们的金缕和玉绳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如今却显得稀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颈联“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楼台之上的客人深情地凝望着秋柳,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燕子与大雁的飞翔,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尾联“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宦情(官场之情)与乡梦(家乡之梦)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官场与故乡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与矛盾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轮回,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桔槔响榛薄,城市犹熟眠。
苍凉望朝墩,秉耒竞欲前。
老翁起饭牛,超遥向东阡。
瀼瀼草间露,漠漠墟中烟。
众鸟亦相逐,始秋云物鲜。
兹焉不努力,何以谋粥饘。
曳裾事干禄,斯文诚足怜。
理生苟茫昧,奚取腹便便。
诛茅念我祖,逶迤农圃连。
长水当巽隅,浮图峙西偏。
一为化人居,弃置颇有年。
揽物遂兴叹,躬耕思昔贤。
雨后生夕阳,淡淡西郭隅。
西郭何所有,祠我先大夫。
念昔为此邦,正当强仕馀。
暮带不遑解,晨发不及梳。
琴鹤犹为累,经画忘其劬。
予方处龆龀,梨枣询有无。
风霜二纪来,天人忽乖徂。
遗范不能仰,犹疑堂寝居。
哀号莫我应,居人怪何如。
仆御告之故,妇女皆沾襦。
情真无复言,泪急乃由愚。
屡过乐瞻对,从今非厥初。
哀哉其已矣,勉为守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