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答沈璧父》
《塞上答沈璧父》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无事莲花府,因君破寂寥。

胡笳催进酒,汉月引鸣镳。

说剑已逢敌,从军直渡辽。

无将笛中柳,瘦入沈郎腰。

(0)
鉴赏

这首诗《塞上答沈璧父》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人物的豪情壮志。

首句“无事莲花府,因君破寂寥”以莲花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随后点明因为沈璧父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寂静,引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由静到动的转换,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友谊的力量。

接下来的“胡笳催进酒,汉月引鸣镳”,运用了典型的边塞意象——胡笳和汉月,分别代表了异域的音乐与故乡的月亮,它们共同激发了饮酒赋诗的豪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鸣镳则是马匹行进时发出的声音,与之呼应的是诗人策马驰骋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说剑已逢敌,从军直渡辽”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挑战时的勇敢与决心。说剑意味着准备战斗,而“逢敌”则表明了他不畏强敌的态度。“从军直渡辽”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投身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最后,“无将笛中柳,瘦入沈郎腰”以柳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沈璧父的身形,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惜与赞美。柳树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相思,此处却以“瘦入沈郎腰”的形象,展现了沈璧父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格、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具有浓郁的边塞诗特色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野鸟有言得过且过者鹦哥效之因戏赋此

不学仓庚能布谷,且饶乾鹊解呼晴。

宴安鸩毒由来事,谩效林间野鸟声。

(0)

新秋试笔

树吟溪响复蛩鸣,秋到人间信有声。

爽籁吹销玫陛绿,晶阳照彻绮窗明。

每因代谢观天运,时对荣枯验物情。

阅罢封章课经史,肯教玩愒度平生。

(0)

七夕后一日立秋

碧桐珠露共徘徊,无那丁丁玉漏催。

白帝今朝传令至,黄姑昨夜带秋来。

蝉声似让蛩声急,月影依然镜影开。

底事人间儿女子,蛛丝棕盒正相猜。

(0)

夏至日有事于方丘礼成恭纪

星火纪苍龙,阳乌尽午中。

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躬。

林筦调宫徵,方坛配昊穹。

夔夔群辟集,惴惴一诚通。

永念阴阳嬗,端惟造化功。

祗期长养遂,万物育薰风。

(0)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春林澹霭图即用其韵·其一

轻抹云岚瀑布垂,森森玉笋间疏眉。

诗禅画偈相参处,正是春林澹霭时。

(0)

十二月十一日恭受皇考实录圣训礼成升殿受贺感成近体六韵

金管研摩久,瑶编拜受新。

圣踪垂奕祀,嘉礼值兹辰。

旭暖旗常影,风和殿陛春。

祗迎钦陟降,捧读切遵循。

缅想无为治,还同造物仁。

步趋长有志,頫首望前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