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纪苍龙,阳乌尽午中。
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躬。
林筦调宫徵,方坛配昊穹。
夔夔群辟集,惴惴一诚通。
永念阴阳嬗,端惟造化功。
祗期长养遂,万物育薰风。
星火纪苍龙,阳乌尽午中。
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躬。
林筦调宫徵,方坛配昊穹。
夔夔群辟集,惴惴一诚通。
永念阴阳嬗,端惟造化功。
祗期长养遂,万物育薰风。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日于方丘举行的祭祀活动,充满了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与颂扬。诗人以“星火纪苍龙,阳乌尽午中”开篇,巧妙地将夏至日的景象融入其中,通过“星火”与“苍龙”的形象,以及“阳乌”在正午时分达到顶点的描述,生动展现了夏至这一节气的特点。
接着,“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躬”表达了对适时进行盛大祭祀的重视,以及在准备祭祀前的谨慎态度。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现场的庄严气氛:“林筦调宫徵,方坛配昊穹”,通过“林筦”(可能指树林或祭坛周围的树木)与“宫徵”(古代音乐术语,此处可能象征着和谐与秩序),以及“方坛”与“昊穹”(广阔的天空)的对应,营造出一种天地合一、和谐共处的意境。
“夔夔群辟集,惴惴一诚通”则描绘了参与祭祀的众臣齐聚一堂,内心充满虔诚的情景。这里的“夔夔”可能形容众人恭敬肃穆的姿态,“群辟”指的是众多官员,“一诚通”则表达了所有人内心的真诚与连结。
最后,“永念阴阳嬗,端惟造化功。祗期长养遂,万物育薰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阴阳转换、造物主伟大创造力量的永恒敬仰,期待通过祭祀活动促进自然界的生长与繁荣,让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茁壮成长。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