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沈水不须焚,四季花芳鼻观薰。
若论挹香心会处,六经以内得尊闻。
都梁沈水不须焚,四季花芳鼻观薰。
若论挹香心会处,六经以内得尊闻。
此诗《挹香堂》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丰富。
首句“都梁沈水不须焚”,以都梁和沈水为喻,都梁和沈水均为名贵的香料,常用于焚香以净化空气或提升氛围。然而诗人却说无需焚之,暗示了另有更为自然、持久且内在的香气存在,这香气并非外在物质所能比拟,而是源自内心的修养与境界。
次句“四季花芳鼻观薰”,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内在香气的四季更迭之美。四季之花,各具特色,香气扑鼻,仿佛直接熏染了人的嗅觉,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里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美好追求的向往。
后两句“若论挹香心会处,六经以内得尊闻”则揭示了诗的主题。诗人认为,真正的香气并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在于心灵深处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内心的理解与体会,可以达到一种超越文字与经典(六经指儒家经典)的更高层次的领悟,即“尊闻”。这里的“尊闻”可以理解为对真理、智慧的深刻体悟与尊重,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远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香气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内在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深刻理解。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柰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云无心出岫。游戏间、声名掀揭宇宙。红尘事看透。
任高官惟有,鹤随诗瘦。溪山如绣。
小轩亭、篘新话旧。
想时时,梦到家林,但未有归时候。知否。
分明世界,多少经纶,莫轻回首。平生抱负。
金銮殿,有新奏。
便相扶君相,从头做去,他又谁能出手。
看明年、此日传宣,赐酴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