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与狂愚,俱能夺造化。
唯有中根人,随缘作荣谢。
上智与狂愚,俱能夺造化。
唯有中根人,随缘作荣谢。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上智与狂愚,俱能夺造化”开篇即以“上智”和“狂愚”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类型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类行为对自然法则的影响。这里的“夺造化”并非指直接改变自然规律,而是借喻人类智慧或愚行对环境、社会乃至自身命运的深远影响。
接着,“唯有中根人,随缘作荣谢”则将视角转向了“中根人”,即那些处于智慧与愚昧之间、遵循自然规律生活的人。他们的人生如同四季更迭,有荣有谢,顺应自然,随缘而生,随缘而逝。这种描述既是对中庸之道的肯定,也是对平凡人生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上智”、“狂愚”与“中根人”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人生多样性的接纳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它鼓励人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也要保持谦逊,顺应自然,过一种和谐、平衡的生活。
举世纷纷,风靡波流,名氛利埃。
有幽人嘉遁,长年修洁,寒花作伴,竟日徘徊。
餐荐夕英,杯迎朝露,世味何如此味哉。
扬扬蝶,尽弄芳来往,我又奚猜。双溪约玉林梅。
拟真到庄门一扣开。
奈衢山风急,勒教回驾,横塘水弱,未许浮杯。
恨结停云,神驰落月,白雪风前忽堕来。
教儿唱,侑蓑翁一醉,无闷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