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昨夜见牛郎,说道天田未大穰。
八万三千修月户,多将玉屑当干粮。
河西昨夜见牛郎,说道天田未大穰。
八万三千修月户,多将玉屑当干粮。
这首明代诗人马洪的《续游仙诗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景象。首句“河西昨夜见牛郎”以浪漫的笔触,暗示了诗人与神话人物的邂逅,可能是在梦中或想象中的奇遇,牛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神秘的指引者。
“说道天田未大穰”进一步揭示了情境,"天田"通常指宇宙或自然界的丰饶之地,"未大穰"则意味着尚未丰收,暗含了对人间或宇宙命运的关注和期待。诗人通过牛郎之口传达出一种忧虑或期盼丰收的信息。
“八万三千修月户”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修造月亮的人数描绘得极为庞大,可能象征着广大的民众或无数的修行者,他们致力于改善或祈求丰收,以“玉屑当干粮”的比喻,表达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以精神寄托和希望为食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象征意味,通过奇异的场景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生活困境中人们坚韧精神的赞美。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
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
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
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
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
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
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
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
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
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
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
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
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
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
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宋·张栻】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Jvkxb.html
吾家中隐君,才比万斛泉。
短小精悍姿,一剑当雄边。
去年郴州贼,俯视衡岳颠。
君从襄阳来,孤忠作戈鋋。
谭笑百雉安,净洗湖岭烟。
谓当酬王勋,金印如斗悬。
言归遽如许,此意谁为宣。
小隐即居山,大隐即居廛。
夫君处其中,政尔当留连。
早晚有诏书,唤君远朝天。
欲为中隐游,更著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