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
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
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
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
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
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
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
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
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
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
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
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
这首诗《恕斋》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公正、仁义以及道德操守的深刻思考与强调。
首先,“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与私欲之间冲突的深刻洞察。在权力与职责面前,一个人的心中不应同时存在公正与私欲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而应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
接着,“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则强调了官员在行使法律时,自身行为的重要性。作为领导者,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以身作则,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则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事务处理中,人们往往受限于各种界限和规则,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道德考量。这提醒我们,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条文规定,而应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道德意义。
“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表明了作者对仁慈与贤能的重视,认为这些品质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在追求这些品质的同时,也需时刻警惕,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忘或忽视。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赞扬了一句话的力量,能够丰富并指导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将这样的智慧展示在书室内,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启发,更是为了传播给更多人,共同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强调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道德与实际效果。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在于是否符合正义与实际需要。
最后,“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表达了对作者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话者之间的默契与理解,无需过多言语,彼此心意已明。
“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则是对作者所在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其在闲暇之余仍能进行学术研究的钦佩。这反映了作者不仅在公务上有所成就,更在个人修养与学术追求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综上所述,《恕斋》这首诗通过深邃的思考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公正、仁义、道德操守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更从别驾立朝端,白简风生宪府寒。
宣室每前深夜席,木天时染秘书翰。
琴思中散人何在,鹤返辽阳影已单。
圣主怆然为辍食,九原莫作泪空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