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迷悟何从》
《迷悟何从》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恰恰今人用,明明古佛心。

寒云归碧嶂,幽鸟下青林。

(0)
鉴赏

这首诗《迷悟何从》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恰恰今人用”,以“恰恰”二字开篇,强调了当下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暗示着无论古今,人们都在追求着某种共同的目标或价值。这里的“今人用”可以理解为当下的实践、运用或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共通情感和生活状态的洞察。

次句“明明古佛心”,则将视角转向内心深处,指出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灵仍然能够与古代智慧相通,与佛家的慈悲与觉悟相呼应。这里“古佛心”象征着深邃的智慧、内心的平和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价值。

后两句“寒云归碧嶂,幽鸟下青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意。寒云飘散于碧绿的山峰之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幽静的鸟儿从青翠的树林中飞下,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隐喻了人在追求精神境界时的内在旅程,即从纷扰的外界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现实与内心、自然与精神的对比与融合,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它既是对传统智慧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人精神需求的深刻反映。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过松湖闻熊氏往时有花圃特盛

寂历松湖市,人家际水烟。

平沙皆种树,枯港不通船。

旧隐真堪托,名园已盛传。

青春花竹丽,载酒定何年。

(0)

九月九日将赴豫章夜发瑞州城下二首·其一

天末云霞暝,城隅烟水深。

维舟呼不见,渔火坐相侵。

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

不眠催解缆,鸣柝正沈沈。

(0)

五日池亭燕集

草阁飞雨集,高人清宴同。

壶觞且终日,襌袷已惊风。

客舍清林下,故园芳草中。

榴花亦何好,烂漫向人红。

(0)

过李黄罗茅堂五首柬克正茂才·其一

幽居仍近郭,高隐即深山。

草径经年合,茅堂尽日閒。

检书青竹映,倚杖白云还。

远愧南游客,逢人秪厚颜。

(0)

九日感事三首·其三

闻道泸江破,伤心却复疑。

六年犹力抗,群盗竟猖披。

壮士乘危数,官军出援迟。

几人全骨肉,夜走哭荒陂。

(0)

戏题钓台石

拳石立崔嵬,何年控凿开。

险应非滟滪,奇欲似离堆。

云气缠高蔓,波光漾紫苔。

长竿吾欲试,叹息棹歌回。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