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不能翔,鸿鹄自高举。
遗身中林间,羞与众鸟侣。
羽翼谅未成,不复思故宇。
惜哉无知音,鸂鶒难与语。
凤雏不能翔,鸿鹄自高举。
遗身中林间,羞与众鸟侣。
羽翼谅未成,不复思故宇。
惜哉无知音,鸂鶒难与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颀的《杂诗二首(其二)》。诗中以“凤雏”和“鸿鹄”自比,表达出一种志向高远但暂时困于平凡环境的无奈和孤独。"凤雏不能翔"暗示了主人公的才华未得施展,"鸿鹄自高举"则表达了他渴望超越世俗的愿望。"遗身中林间,羞与众鸟侣"进一步描绘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羽翼谅未成,不复思故宇"揭示了他对于当前处境的认识,明白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实力,但仍坚守自我,不愿回头。最后两句"惜哉无知音,鸂鶒难与语"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困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到眼朦胧极。记宵来、墙阴帘角,似曾相识。
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
讶消瘦、比侬还怯。
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
工写照,五更月。浑身滴露何常湿。
只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
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
怪一霎、将人抛撇。
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
痴小婢,欲偷折。
清明过后,渐愁春怀抱。小白蔫红故相恼。
正梨云坠粉、桃雨霏香,才开处、又被蝶喧蜂闹。
芳名呼姊妹,绝似婵娟,顾影相怜惜娇小。
最好是轻阴、作煖烘晴。更添得、晚来斜照。
且莫负、东风赏花期,便百罚深杯、也须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