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朦胧极。记宵来、墙阴帘角,似曾相识。
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
讶消瘦、比侬还怯。
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
工写照,五更月。浑身滴露何常湿。
只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
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
怪一霎、将人抛撇。
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
痴小婢,欲偷折。
到眼朦胧极。记宵来、墙阴帘角,似曾相识。
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
讶消瘦、比侬还怯。
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
工写照,五更月。浑身滴露何常湿。
只无端、银灯狡狯,弄它明灭。
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
怪一霎、将人抛撇。
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
痴小婢,欲偷折。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夜花影与月光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寂寞之情。开篇"到眼朦胧极",以朦胧的视觉感受引出夜的静谧。接下来通过"墙阴帘角,似曾相识",暗示了对往昔记忆的追忆,以及眼前景象与旧时的某种相似性。
"四壁横陈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形象地刻画了花枝的憔悴和主人的愁绪,"惊讶消瘦,比侬还怯",表达了对花儿凋零的怜惜,同时也寓言了词人的自我感伤。"枝叶模黏香气淡,恁空空、怎把秦宫活",借秦宫之典故,感叹花香虽淡却无法唤回逝去的繁华。
下片转向对月光的描绘,"浑身滴露何常湿",月光如露,洒在花上,更显其孤独。"银灯狡狯,弄它明灭",灯光与月光的交错,增添了神秘感。"几度临风教起舞,不管阿娇无力",借汉武帝的阿娇典故,表达对美好事物无力挽留的无奈。
最后,"胡蝶绕阶栖未稳,怅成烟、紫玉谁能即",以蝴蝶和紫玉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梦幻般的凄美,而"痴小婢,欲偷折"则以拟人手法,写出词人对花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花影、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变迁和美好易逝的深刻体验。
几曲江村雨外明,钓矶渔屋入新晴。
参天乔木浅深绿,盖水圆荷先后生。
归梦每烦春鸟唤,故林可忍晓猿惊。
功成共祖东门道,不负溪山旧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