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七》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七》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青]韵

彼此老来谁记得,人前各自强惺惺。

一坑未免俱埋却,几个如今眼子青。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彼此老来谁记得"一句,道出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即便是曾经亲密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渐渐模糊,无人能真正记住彼此的过往。"人前各自强惺惺"则描绘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为了适应环境,人们往往不得不展现出自己认为应该或被期待的一面,这种表面的坚强和虚伪,实际上隐藏着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一坑未免俱埋却",这里的"一坑"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某个阶段或某种困境,"俱埋却"则暗示了最终的归宿,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困境,最终都会成为过去,如同被埋入土中一般,无法逃脱。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不可抗力的感慨。

"几个如今眼子青"则是对当下现实的讽刺,意指在众多经历风雨、饱经沧桑的人中,能够保持初心,保持那份纯真和明亮("眼子青"可能象征着年轻、活力或未被世俗污染的心灵)的人寥寥无几。这句话既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功利、失去本真的现象的批评,也是对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纯净之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体的境遇,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挽周麟章联

心迹在黄壶陈镜之间,两袖清风,廉吏归装惟一鹤;

口碑遍吕湖郑乡以外,万家霖雨,大夫遗事说三驴。

(0)

挽曾国荃联

河山再造,继美规随,凡如固海防拯灾黎诸大端,寰宇蒙恩,皆我公力瘁封疆,岂仅三江柱石;

绝域归来,重亲言笑,方以承教益策治安为私幸,登堂遽痛,听此日哀阗衢市,顿伤万古云霄。

(0)

挽左宗棠联

大局值艰难,威慑华夷,直仗作中流砥柱;

鞠躬竭忠荩,诏褒功德,又添个丞相祠堂。

(0)

挽彭玉麟联

范文正自以天下为己任,忆鞠躬尽瘁,只手安民,二百年来留正气;

张子房竟弃人间而仙游,怅匏系金陵,星沉衡岳,四千里外泣忠魂。

(0)

挽曾国荃联

继难兄文正以镇石头,回忆雨花战罢,穴扫渠擒,弹指已廿有六年,况更经七载兼圻,南洋波靖,北国烽销,到今遗爱有碑,白下怀贤,一瓣馨香齐坠泪;

后阿咸惠敏而骑箕尾,何堪露薤歌残,人亡国瘁,伤心才百数十日,最痛是三朝元老,钟阜云颓,淮流潮咽,差堪易名锡典,紫光留像,千秋竹帛与招魂。

(0)

贡院精白堂联

精白一心,入手恍听蚕食叶;

丹黄万卷,到头伫看鹿衔苹。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