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情怀爱小春。恰如重会面,旧时人。
东君轻笑又轻颦。如道我,春去却伤心。
青鸟下红巾。瑶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丝黄日牡丹晨。相随逐,春浅到春深。
居士情怀爱小春。恰如重会面,旧时人。
东君轻笑又轻颦。如道我,春去却伤心。
青鸟下红巾。瑶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丝黄日牡丹晨。相随逐,春浅到春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小重山》,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深情描绘和个人情怀。诗人以居士自称,表达了他对于小春时节的喜爱之情,就像是久别重逢的人们一样令人怀念。
"东君轻笑又轻颦"一句,描写了春天的神态,既有温和的笑容,又带着细微的忧愁。这里的“东君”是指掌管春天的神祇,用轻笑与轻颦来形容春日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柔美与诗人对之的感受。
"如道我,春去却伤心"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的,当它离去时,难免带来一些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青鸟下红巾。瑶池春信早,莫因循"中,诗人提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瑶池和青鸟下凡送信的情景,这里的“春信”指的是春天到来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鼓励人们珍惜时光,不要放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最后两句"柳丝黄日牡丹晨。相随逐,春浅到春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中提到的“柳丝”、“黄日”和“牡丹晨”,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而“相随逐,春浅到春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春天情感的渐进过程,从浅尝辄止到逐渐深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断探索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生命易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淡远,是一首抒情性质较强的作品。
何恨苦笺天,天迥塞辽,风送如墨。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
霜信紧、凭伊报与,旅愁深、无人会得。
弋矰休篡,万里南来,防有上林帛。
年年劳远目,倚阑处、险断消息。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
谅生性、随阳难写,拟名流、书空太剧。
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
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
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
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