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恨苦笺天,天迥塞辽,风送如墨。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
霜信紧、凭伊报与,旅愁深、无人会得。
弋矰休篡,万里南来,防有上林帛。
年年劳远目,倚阑处、险断消息。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
谅生性、随阳难写,拟名流、书空太剧。
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
何恨苦笺天,天迥塞辽,风送如墨。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
霜信紧、凭伊报与,旅愁深、无人会得。
弋矰休篡,万里南来,防有上林帛。
年年劳远目,倚阑处、险断消息。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
谅生性、随阳难写,拟名流、书空太剧。
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
这首诗以雁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之情。首句“何恨苦笺天”以问句起笔,流露出对无法传达心声的遗憾。接下来,“天迥塞辽,风送如墨”描绘了辽阔天空中雁群飞过,墨色般的云彩随风而动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雁阵比作秋天画卷中的图案,暗示时光流转,而诗人的情感却如画般凝固。随后,“霜信紧、凭伊报与”表达了对雁的期待,希望它们能传递远方的问候。
“旅愁深、无人会得”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无人能理解他的离愁。接下来,“弋矰休篡,万里南来”警告不要滥捕大雁,寓言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感慨“年年劳远目”,倚栏远望,担忧消息中断。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表达了对过去的后悔,暗示曾经的决定导致如今的困境。诗人自嘲“谅生性、随阳难写”,难以像雁一样随季节迁徙,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以乱鸦的嘈杂反衬自己的寂寥,感叹无人理解或同情他的境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独特的文人情怀。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
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
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
想当初,已误总难追,今无及。千种事,休重忆。
千种恨,书盈帙。叹三生缘薄,泪珠空滴。
偏是王郎逢谢氏,不教仙女随张硕。
想徒然,满腹尽文章,成虚掷。
潦倒明湖,频年事事伤心臆。
无端忽又唱骊歌,雁阵分南北。
岁暮长途作客,整行装、半肩书笈。
千山雪拥,万壑云连,大江孤楫。
胜景标题,一枝锦绣江淹笔。
遥空时有雁南来,凭寄双飞翼。
何日倦游燕国,赋归来、陶舆谢屐。
黄莺声里,绿柳阴中,雨蓑烟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