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尾犯.雁字》
《尾犯.雁字》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词

何恨苦笺天,天迥塞辽,风送如墨。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

霜信紧、凭伊报与,旅愁深、无人会得。

弋矰休篡,万里南来,防有上林帛。

年年劳远目,倚阑处、险断消息。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

谅生性、随阳难写,拟名流、书空太剧。

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

(0)
鉴赏

这首诗以雁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孤独之情。首句“何恨苦笺天”以问句起笔,流露出对无法传达心声的遗憾。接下来,“天迥塞辽,风送如墨”描绘了辽阔天空中雁群飞过,墨色般的云彩随风而动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

“旋整还斜,织秋光成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雁阵比作秋天画卷中的图案,暗示时光流转,而诗人的情感却如画般凝固。随后,“霜信紧、凭伊报与”表达了对雁的期待,希望它们能传递远方的问候。

“旅愁深、无人会得”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无人能理解他的离愁。接下来,“弋矰休篡,万里南来”警告不要滥捕大雁,寓言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感慨“年年劳远目”,倚栏远望,担忧消息中断。

“那计东西,悔春泥留迹”表达了对过去的后悔,暗示曾经的决定导致如今的困境。诗人自嘲“谅生性、随阳难写”,难以像雁一样随季节迁徙,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乱鸦更迭,凤泊鸾飘谁惜”以乱鸦的嘈杂反衬自己的寂寥,感叹无人理解或同情他的境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独特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谒金门.晚眺

看落日。楼外远山横碧。多少心情言不得。

倚栏空叹息。带眼频移宝玦,一任落红无色。

弹尽泪珠衣又湿。晚风吹更急。

(0)

满江红.秋夜自伤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

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

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

想当初,已误总难追,今无及。千种事,休重忆。

千种恨,书盈帙。叹三生缘薄,泪珠空滴。

偏是王郎逢谢氏,不教仙女随张硕。

想徒然,满腹尽文章,成虚掷。

(0)

临江仙

庭院秋千声寂寂,映阶草色凄迷。

东风争奈又将归。枝头香雨,片片扑人飞。

一晌低回帘下立,却惊日影沉西。

落花怊怅鸟空啼。怪它啼鸟,何故向侬啼。

(0)

十二时.题郭频迦“浮眉楼图”

霏霏烟影,濛濛柳色,盈盈秋水。

高楼正相对,有伊人凝睇。十幅蒲帆归去矣。

锦屏前、水晶帘底。双蛾代描却,比遥山还翠。

(0)

如梦令.游丝

袅袅乱粘花絮。撩撩绿窗情绪。

无赖是东风,依约欲飞还住。无拘。无拘。

为我带将愁去。

(0)

烛影摇红.送幼鲲弟北上

潦倒明湖,频年事事伤心臆。

无端忽又唱骊歌,雁阵分南北。

岁暮长途作客,整行装、半肩书笈。

千山雪拥,万壑云连,大江孤楫。

胜景标题,一枝锦绣江淹笔。

遥空时有雁南来,凭寄双飞翼。

何日倦游燕国,赋归来、陶舆谢屐。

黄莺声里,绿柳阴中,雨蓑烟笠。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