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歌曰:我所瞻兮到并莲,溪流八曲水潺湲。
钟鼓楼台步列仙,月明环佩声珊然。
谁可与同学慕禅,笠子临流枕石眠。
游方之外思翩翩,赢得神全迓永年。
八歌曰:我所瞻兮到并莲,溪流八曲水潺湲。
钟鼓楼台步列仙,月明环佩声珊然。
谁可与同学慕禅,笠子临流枕石眠。
游方之外思翩翩,赢得神全迓永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武夷山九曲溪畔景象。诗人以“八歌”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氛围。
首句“我所瞻兮到并莲”,以“并莲”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着,“溪流八曲水潺湲”,通过描绘九曲溪蜿蜒曲折、流水潺潺的自然美景,展现了武夷山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曲折与流转。
“钟鼓楼台步列仙,月明环佩声珊然”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钟鼓楼台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秩序,而“列仙”则暗示着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月光下的环佩声,既是一种自然界的美妙音响,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高洁。
“谁可与同学慕禅,笠子临流枕石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通过“笠子临流枕石眠”的形象描绘,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游方之外思翩翩,赢得神全迓永年”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游历四方、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完整,最终达到长寿与永恒的精神境界。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荒庵滴沥眠秋草,客子沾衣闷潦倒。
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
示我磐陀石上人,淡墨空明云一扫。
次公龙眠之后身,直从无相悟前因。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
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
彭郎爱僧兼爱画,解得声闻非色界。
三年绣佛醉清斋,未肯攒眉持酒戒。
昨入西林写道场,□东张远婺周行。
次公别派有二子,绢素光怪开微茫。
只今干戈二千里,补陀东望蛟关长。
担囊行脚万山外,展礼莲花皈自在。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
群山罅江门,四渎相摩荡。
峥嵘版子矶,突兀非一状。
舟经潺灂中,回惑失所向。
石脚啖怒流,瘦出龈腭上。
晴阴变晦朔,风雨关衰王。
其厓留戌址,云自靖南创。
当时罴虎士,勇烈冠诸将。
幽花绣白石,莎草埋遗仗。
故垒风萧萧,哀潮激悲壮。
客行逢早秋,添衣怯山瘴。
清晖入远渚,暮色闻渔唱。
沉吟俯落雁,扣舷独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