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归台》
《三归台》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青齐道上土千堆,独此呼为管氏台。

绝代勋名归索莫,异时豪杰共彽徊。

萧萧枯木迷烟雨,漠漠平田尽草莱。

老一狐裘何所补,匡时端仗不群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升创作,题为《三归台》,通过对历史遗迹“三归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管仲的追思与评价。

首联“青齐道上土千堆,独此呼为管氏台”以“青齐道上土千堆”描绘出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而“独此呼为管氏台”则点明了此处是纪念古代贤相管仲的地方,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颔联“绝代勋名归索莫,异时豪杰共彽徊”通过“绝代勋名归索莫”表达了管仲虽有卓越功勋,但随着时间流逝,其名声逐渐淡薄;“异时豪杰共彽徊”则暗示历史上众多英雄豪杰都曾在此徘徊,思考着历史与人生的意义。

颈联“萧萧枯木迷烟雨,漠漠平田尽草莱”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沧桑感,枯木、烟雨、平田、草莱,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老一狐裘何所补,匡时端仗不群才”则是诗人对管仲的评价。通过“老一狐裘何所补”,表达了即使拥有珍贵的才能,但在时间的长河中也难以弥补历史的空白;“匡时端仗不群才”则肯定了管仲作为“不群才”的价值,意在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归台”的描绘,以及对管仲功勋与名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临江仙

宇宙旋归谁掌握,须臾倒海驱霆。

人天流转万千程。淮南鸡犬在,亦作步虚声。

闻道阿环离别后,广寒愁锁倾城。

如今盟证有双星。会当乘一箭,飞向月中行。

(0)

摸鱼子.马鞍山访龙洲道人墓,山在昆山县西北隅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坟上土。

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英游迟汝。

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

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凭渠笔力牛弩。

铜琶无分中兴乐,消受此生栖旅。凭吊处。

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啼鹃最苦。

要无主青山,有灵词客,来听断肠语。

(0)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0)

惠州西湖杂诗·其十七

黄塘寺畔几人家,种菜年年当种花。

卖菜入城归欲晚,湖船携酒看残霞。

(0)

戊戌元旦试笔

麟笔书春后,将铭绝世功。

驰书谕殊域,草檄下群雄。

沧海波全定,神州日再中。

东西朔南暨,齐颂黑头公。

(0)

临江仙·其七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记得秋河逢七夕,纤纤兰月楼西。

牵牛花下手曾携。争持连爱缕,低拜祝星期。

碧露泠泠吹袖湿,绣屏烛影光微。

玉蕤烟冷凤凰儿。待他珠斗转,檐网几丝垂。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