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多半是游嬉,傍宅西偏事事宜。
鯈尾趁花溪宛转,莺声隔叶树参差。
地循五亩横分畛,路绕三叉曲作篱。
满面夕阳人已醉,还歌飞盖旧游诗。
为园多半是游嬉,傍宅西偏事事宜。
鯈尾趁花溪宛转,莺声隔叶树参差。
地循五亩横分畛,路绕三叉曲作篱。
满面夕阳人已醉,还歌飞盖旧游诗。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西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园林景象。首句“为园多半是游嬉”,点出园子的主要功能和人们的休闲活动。接下来,“傍宅西偏事事宜”则强调了园子位于住宅西侧,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鯈尾趁花溪宛转”一句,通过“鯈尾”(古代对小鱼的别称)和“溪宛转”形象地描绘了溪流曲折、花影婆娑的场景,富有动态美。而“莺声隔叶树参差”则以莺鸟的鸣叫声穿插在繁茂的树叶间,营造出一种清脆悦耳的自然音乐。
“地循五亩横分畛,路绕三叉曲作篱”两句,通过具体的地形描述,展现了园子规划的巧妙,路径设计得既宽敞又曲折,富有层次感。最后,“满面夕阳人已醉,还歌飞盖旧游诗”以夕阳映照下的醉人景色收尾,诗人沉浸在回忆中,吟唱着昔日游园的诗句,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园的景致,以及人们在此处游玩的乐趣,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今日天晴明,川路净如洗。
舟子拨波轻,进程过所拟。
渐迎瓯海潮,舟楫勚有底。
顿觉客肠纾,眺原数窥倚。
入春弥月馀,百卉色俱起。
暄馀斜照曛,菜麦被之喜。
梗苍翠叶妍,杉松历可指。
虽云习习风,拂面若拨水。
掀篷炙老衰,绵服殊适巳。
因感昨在家,暴阳春未巳。
将身就夕晖,迁坐墙东几。
乱离向二载,城野传搬徙。
苦罹败卒殃,儿信惊满纸。
刑敛酿绿林,猝变咄嗟尔。
老稚寡良筹,奔携亦情理。
未卜破竹楼,安完免抛圮。
屋角含桃花,向谁复旖旎。
春熙纵溥公,人命各亨否。
途艰汔尾将,家虑从头始。
切近切揣量,坐呆饭失匕。
上天有息机,无宁念劳人。
是人而成寐,何间贱与贫。
尝与少者随,倍与愚者亲。
我亦人中宿,终夜开双轮。
良由血海枯,重以思路频。
思深如调饥,思苦如卧薪。
辗侧不自持,祇嗟天不仁。
忆昔强盛时,苦受文字因。
策以揣摩久,书因痛哭新。
搏心真化茧,变发岂生银。
而犹晚兴偏,病亦爱吟呻。
语惊疑掷命,律细欲吟尘。
床头守诗祟,户外明鬼燐。
持往问希夷,言下巳成陈。
为示灭字方,永充无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