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横画阁。月明江静烟光薄。碧山回绕栏干角。
一缕行云,忽向杯中落。樱歌柳舞俱柔弱。
罗衣不耐江风恶。凭谁唤取双黄鹤。
骑上瑶台,同赴金桃约。
梯横画阁。月明江静烟光薄。碧山回绕栏干角。
一缕行云,忽向杯中落。樱歌柳舞俱柔弱。
罗衣不耐江风恶。凭谁唤取双黄鹤。
骑上瑶台,同赴金桃约。
这首宋词《醉落魄·一斛珠(其二)》是赵善括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梯横画阁,月明江静烟光薄”写出了夜晚登高远眺的场景,月色明亮,江面平静,薄雾轻烟使得景色更加朦胧迷人。接下来,“碧山回绕栏干角”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山水之美,栏杆与青山相映成趣。
“一缕行云,忽向杯中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行云比作落入酒杯,既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或欣赏美景的情怀。下片“樱歌柳舞俱柔弱”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花秋柳的娇柔姿态,展现了季节的韵味。
“罗衣不耐江风恶”则写出女子在江风中的感受,罗衣轻薄,难以抵挡江风的侵袭,流露出一丝女性的娇弱和无奈。最后两句“凭谁唤取双黄鹤,骑上瑶台,同赴金桃约”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与仙鹤共游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约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浪漫色彩的意境,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