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风光,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古典气息又充满生机的水乡城市。开篇“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姑苏一带的生活图景,人们的居所紧邻河流,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则是对姑苏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的描绘。古宫寓意着历史的沉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漠,而水港与小桥的众多,则生动展示了姑苏水乡的特色。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姑苏夜市的热闹和商贸活动,还通过菱角和藕菜等水产以及绮罗(一种精美的丝织品)的载运,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物产丰富。
最后,“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未眠之月,象征着夜深人静,而渔歌(渔民的歌曲)则是乡愁的载体,通过这渔歌,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遥远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朋友行程中的生活点滴的关注,表达了一种淡雅的怀旧情感和深沉的友情。
旧交落落十八九,万事从渠屈伸肘。
东华尘土少年忧,岁月无情一回首。
岳君气爽太华秋,不随王粲悲登楼。
熙朝已具清庙器,吾道岂复归山丘。
文章谁道同刍狗,还有问奇人载酒。
清谈洒洒秋茎露,饱食官羊宁有数。
旧家桃李春漫漫,流芳枝叶才堪看。
江梅自分托岁寒,一枝远寄怀清欢。
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
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
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
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
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
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