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游吴》
《送人游吴》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0)
注释
姑苏:苏州的别称枕河:临河。
枕:临近。
闲地少:指人烟稠密,屋宇相连。
古宫:即古都,此处指代姑苏。
水港:河汊子,指流经城市的小河。
一作“水巷”。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
未眠月:月下未眠。
翻译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风光,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古典气息又充满生机的水乡城市。开篇“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姑苏一带的生活图景,人们的居所紧邻河流,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则是对姑苏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的描绘。古宫寓意着历史的沉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漠,而水港与小桥的众多,则生动展示了姑苏水乡的特色。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姑苏夜市的热闹和商贸活动,还通过菱角和藕菜等水产以及绮罗(一种精美的丝织品)的载运,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物产丰富。

最后,“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未眠之月,象征着夜深人静,而渔歌(渔民的歌曲)则是乡愁的载体,通过这渔歌,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遥远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朋友行程中的生活点滴的关注,表达了一种淡雅的怀旧情感和深沉的友情。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四

好利善谀周亚父,特皆收录作亲臣。

宪君纵有春如海,那得吹嘘及远人?

(0)

拟古七首·其一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

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

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0)

惠山纪游二首·其二

九龙发灵渊,下作梁溪水。

文采多清流,波澜有源委。

我本乘兴来,岁事亦徂只。

汲此山中绿,寄彼城居子。

(0)

次韵岳宰

旧交落落十八九,万事从渠屈伸肘。

东华尘土少年忧,岁月无情一回首。

岳君气爽太华秋,不随王粲悲登楼。

熙朝已具清庙器,吾道岂复归山丘。

文章谁道同刍狗,还有问奇人载酒。

清谈洒洒秋茎露,饱食官羊宁有数。

旧家桃李春漫漫,流芳枝叶才堪看。

江梅自分托岁寒,一枝远寄怀清欢。

(0)

涿州

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

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

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

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

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

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

(0)

乙酉馆中二首·其一

束带连朝见督邮,簿书行役又经秋。

缅思彭泽归来客,何事无人管去留。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