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隐浮华,稽疑在明哲。
心交限千里,命驾勇所决。
幽讨向空山,三月语未辍。
微言世非远,横议今复烈。
愿因江汉流,一濯永清澈。
大道隐浮华,稽疑在明哲。
心交限千里,命驾勇所决。
幽讨向空山,三月语未辍。
微言世非远,横议今复烈。
愿因江汉流,一濯永清澈。
这首诗以"大道"和"浮华"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态度。"稽疑在明哲"一句,赞扬了明智的人善于辨析疑惑,体现了儒家的理性精神。"心交限千里,命驾勇所决"则描绘了诗人决心远行,寻找内心深处的智慧,展现出坚定的行动力。
"幽讨向空山,三月语未辍"通过描绘深入山中长谈的场景,展示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的深厚交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微言世非远,横议今复烈"进一步强调了真理虽深藏不露,但仍有其现实意义,且当今社会对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仍然需要。
最后两句"愿因江汉流,一濯永清澈"表达了诗人希望借江汉流水的力量,洗去尘世的污垢,使自己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和清明。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期望,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