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十二月六日与亥白兄携酒游凌云山》
《壬子十二月六日与亥白兄携酒游凌云山》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古风

脚踏凌云峰,手摩大佛顶。

大佛缩项向西笑,公等观世真平等。

是时水涸江水间,一山浓翠浮波间。

古洞轰轰答人语,悬崖奇木根如环。

倾耳附石壁,风浪声潺潺。

大笑如游海门国,眼前只少松寥山。

兴到亲提一壶酒,兄酬弟劝环山走。

酒肉淋漓过戒坛,寺僧扪舌如狗馋。

开山凿险谁之功,后有韦皋前海通。

一心爱人如爱佛,挥金剜眼皆英雄。

我辈来游直游戏,姓名何必留天地。

碑版零星碎欲无,千年生死真容易。

却对山泉怜浩劫,泉清恐有蛟龙蛰。

人外寻诗呼白云,石根温酒攒红叶。

荒祠四面青山青,大苏独坐愁零丁。

我拉遗像欲飞去,旁人指点疑仙灵。

不封万户侯,不识韩荆州。

停舟聊痛饮,醉中并忘凌云游。

隔江遥问汉嘉守,此游颇胜东坡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亥白兄在壬子十二月六日游览凌云山的场景。诗人以轻快的笔触,通过登山的感受和所见景象,展现了山势的峻峭、自然景观的奇特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大佛的形象生动有趣,山间水声潺潺,仿佛置身于海门国般的壮丽景色之中。他们饮酒作乐,豪情壮志,对寺僧的描写则带有戏谑之意。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碑文残破,暗示历史的无情。他对山泉的怜悯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流露出来,同时借景生情,唤起对大苏东坡的怀念。最后,诗人以洒脱的态度表达,游玩凌云山并非追求功名,而是纯粹的享受和情感寄托,即使醉酒也忘却了尘世的忧虑。在与友人的互动中,他们的情感交流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寓含哲理,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出清代文人墨客的游历之乐。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从赵庙求菖蒲

欲从蒲涧问安期,仙事茫茫不可知。

何许寸根仍穊节,解教霜鬓却青丝。

风流公子茝兰伴,憔悴骚人香草诗。

乞取萧疏映窗几,苍然常揖岁寒姿。

(0)

二十七日立春夜雪高下尽白闽中所谓大雪也

晓来儿女共諠哗,喜见东风飏水花。

鹤羽赐衣方一袭,小巅冠玉已三加。

高眠有客关蓬户,低唱无人拍翠牙。

白帝出游应最乐,月旌蜺旆正豪夸。

(0)

和赵庙欲携尊赏残梅二绝·其一

为惜纷纷作雪飞,忍看桃李便芳菲。

小瓶留得春风面,尚可携壶一醉归。

(0)

和仁仲春日十绝·其五

燕舞方酣莺又啼,草堂春睡日平西。

枝头有酒寻花去,小雨冥冥渐作泥。

(0)

念良朋之难得叹俗学之失真因成二绝·其一

湘上初见故乡人,万事不论惟论心。

要识此心真面目,不知君意向沈吟。

(0)

闺中词·其二

听尽芭蕉雨,愁人夜不眠。

凭谁将此意,为妾到郎边。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