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八九椽,中有插架轴。
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
闲依净几翻,缓绕疏篁读。
困即抱之眠,拥鼾宁厌熟。
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
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茅茨八九椽,中有插架轴。
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
闲依净几翻,缓绕疏篁读。
困即抱之眠,拥鼾宁厌熟。
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
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简单而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着阅读和休憩。茅茨即茅屋的椽木,插架轴则是古代书案的一种,琅函与贝叶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器物,这些都显示出诗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文化气息。闲依净几翻、缓绕疏篁读,表明诗人在空闲时光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困即抱之眠、拥鼾宁厌熟,则描写了诗人在疲倦时与书为伴,甚至连睡梦中的不安都被书籍所安抚。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以及他如何以文化和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珍视和自得其乐,认为只要有书籍相伴,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深远且丰富的精神享受。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
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