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现实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凉。"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两句,通过对过去战事的回顾,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个人的无奈。"戎虏"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敌对民族,而"榆关"和"龙城"都是边塞重镇,战略位置重要。战争导致一方兵败,如孤马匹配归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
接着的"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两句,则表达了对英雄李广未被封侯的遗憾,以及他人得势而自高自大的讽刺。李广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但终因种种原因未曾封侯,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而"他人丘垄似天山"则形容那些不如李广的庸才得势后,自视甚高,如同小土堆也被夸大为高山一样,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不满和对英雄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与现实中的平庸,以及战争的毁灭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被认可、个人才华未被发挥以及战乱带来的哀伤之情。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朅来南阮萧斋中。
美人不见相思瘦,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烦君更乞冰丝弦。